返回

重生于火紅年代

首頁

第四百七十七章 華投經驗

就在孫祖杰布置華投撿寶工作的時候,他接到了鐵老闆大秘打來的電話,要求他去老闆辦公室彙報工作。

鐵老闆剛剛從東北回來,不過兩人首先聊起的是目前國際上最重大的一件事,蘇俄要解體了。

鐵老闆見到孫祖杰后第一句話就是,“這么大的一個蘇俄,就這么完了?”

孫祖杰無奈的點點頭,“鐵總,最近很多人見到我第一句話也是這個,確實完蛋了,就這么完蛋了。”

“教訓很深刻呀!”

“前幾天,宣傳部門找上我,讓我說一說看法,我說蘇東這幾年的劇變說明了兩件事,第一不改革開放是死路一條;

第二改革開放忘了黨的領導,也是死路一條。所以我的結論就出來了,要想實現四個現代化,就一定要在黨的領導下堅持改革開放,這就是我的看法。“

“說得好!簡單扼要,直指核心!”

鐵老闆夸獎了兩句,然后說道,“這一次喊你過來就是通知你中樞要在九月底開一個工作會議,討論一下當前的經濟形勢,研究一下怎么才能搞好國營大中型企業。”

孫祖杰眨巴著眼睛,我坐著聽就是,鐵老闆見他的表情,笑了起來,“別以為跟你沒有關係,中樞決心已下,要推廣華投模式,你要在會議上做一個華投模式的發言。”

孫祖杰連忙說道,“首長,您可是難為我了,我水平有限,能說什么呀!”

“少給我裝模作樣,你的水平我是知道了,再說了光屁股都不怕,還怕講兩句話。”

孫祖杰笑了起來,“您都知道了呀!”

“是呀,決心這么大,你準備了多少錢?”

“華投帳上現在的美元盡他們用,上不封頂,錢不夠了我就去借,這樣一個千載難逢的機會要是把握不住,我就是瀆職。”

“你們帳上有好幾億美金吧,如果真要有這么多蘇俄專家和技術設備引進來,要想吃透技術,至少要投入十倍幾十倍,到時候你哪里去弄錢?“

“我們的引進估計要持續很多年,所以真正攤到每年的投入不會太多,畢竟D36發動機這樣的好東西不可能總能遇到。

如果能連續遇到幾個,估計中樞也不會看著我錢不夠用吧,就算中樞不出錢,我把幾個電器企業賣掉也要籌錢。

再說了我引進的專家技術,都是和華投各大研究院研究課題相關的,這筆錢花了出去,相應的科研投入就會減少不少,說到底還是賺的。“

鐵老闆聽完,點點頭,“你說得也對,我看關鍵還是專家的引進,有了人什么都會有的,再說了蘇俄就算解體了,也不可能什么都賣的,你別期望太高了!“

孫祖杰笑而不語,老毛子的豪爽敗家和家底深厚,鐵老闆馬上就可以見識到了,孫祖杰巴不得把幾億美元都花了去,那樣他至少能省掉上百億美元的投入。

可惜他看重的都是好東西,畢竟能讓華投的專家們看得過去,蘇俄又不設限的東西少之又少,唉,慢慢想辦法吧,今年不行,那就明年,反正時間還長著呢。

鐵老闆想了想,說起來另外一件事,“這一次清理三角債,東北的大企業我看了不少家,觸目驚心呀。

我想起了你上一次的提醒,看起來,確實要未雨綢繆,好好想想辦法,但是中樞現在沒錢,確實頭疼的不得了!“

鐵老闆就舉了長汽為例子,堂堂共和國的長子,竟然拖欠寶鋼和聯鋼幾千萬,就是不還,結果鬧到記者在報紙上登了出來,這才心不甘情不愿的還錢,長汽這樣的工作,鐵老闆當然非常不滿意。

要不是各地的骨干國企問題出了這么多,中樞也不會把大中型企業特意拿出來說一說事,還讓孫祖杰傳授一下經驗,實在是上面不安得很。大中型國企關乎國家經濟命脈,現在這么多企業半死不活,中樞當然壓力很大。

孫祖杰想了想,說道,“鐵總,改革開放都十幾年了,中樞天天喊著沒錢,這樣下去不是辦法,我認為現在的首要問題是解決中樞和地方的分配問題,要讓中樞有錢,不解決這個問題,很多事情都做不了。“

鐵老闆聽完,立刻來了精神,“你仔細說一說。“

“這些年中樞為了鼓勵地方發展,採用了財政大包乾的政策,但是這個簡單的收入分享制度有一個很嚴重的問題。

地方上有隱瞞財稅收入的強烈動機,比如將預算內的收入轉移到預算外,形成龐大的預算外和體制外收入,逐步削弱了中樞對于宏觀經濟的控制力。

華投資訊部有一個統計,中樞財政收入佔GDP的比重和中央財政收入佔全國財政收入的比重十年間降低了一半還不止,同時地方政府的預算外收入迅猛增長,這樣下去地方很容易做大,而且會導致嚴重的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

而中樞的財力下降很快,但同期的事權依然沒有太大變化,中樞依然需要負擔相當大的公共支出和資本建設,所以這些年咱們國家經濟增長了這么多,可是中樞卻總是喊著沒錢,根源就在于此。

中樞沒錢,只能搞赤字經濟,不斷印錢,這樣就會造成通貨膨脹;中樞沒錢,只能讓軍隊經商,這樣就會影響國家的長治久安。

而地方有了錢,往往又目光短淺,一窩蜂的投資,導致重複建設屢禁不止,所以我認為要想解決這些問題,就必須改變財政大包干。財政是庶政之母,中樞不解決這個問題,談什么都是虛的。“

鐵老闆聽完,點點頭,“你和我想得一樣,財稅制度必須要改革,但是這樣大規模的制度改革目前時機很不成熟,你還是說一說你的華投經驗。“

孫祖杰點點頭,“鐵總,我們華投是特例,我們的經驗只能參考,畢竟每一個行業,每一個地方都有不少的差異。

因為我在華投港島建立發展天翼集團的過程中,嘗到了搞高科技研發,開發新技術、新產品的甜頭。

所以在華投,我的宗旨非常明確,通過技術開發,通過完善產業鏈,儘可能的降低成本,然后利用工廠的精細管理和金融貿易流通領域的創新和努力,找到技術成果實現價值的市場,在我看來,華投走的是技工貿的路線。

所以華投的原則永遠都是研發第一,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技術優先,不管華投下屬的投資貿易金融,或者是汽車電器,還有未來的聯合石化,他們賺了多少錢;

他們都不是華投的核心,華投的核心永遠是幾家研究院,永遠是幾萬名科技人員。所以華投最重要的人不是我,而是那些位首席專家,也因此他們享有華投最好的待遇。

當然重視科技研發是華投的立身之本,要想發展好,在內部要加強管理,所以我們在改制的同時,引進了倭國的精細管理,又全力推廣ERP管理;

在外就是以市場和客戶需求為導向,重視宣傳的作用,利用好金融工具,更好的促進技術成果的轉化。

這差不多就是我們的華投模式,說起來簡單,但是做起來很不容易。首先一點,就是尊重科學,重視科技工作者,要捨得在科研上花錢。

華投系各家生產企業每年的研發投入大概是銷售額的百分之十以上,國內的大中型企業要想學到華投的精髓,我看首先要做到這一點。

如果他們想學一點皮毛,可以先學好精細化管理,然后要仔細學一學怎么搞市場經濟,等有了點余地,再搞研發也不遲。“

鐵老闆聽完,笑了起來,“你說的是大實話,華投確實比較特殊。這樣吧,你在會議上多說一說皮毛,說實話,現在這么多企業,他們要是懂得一點皮毛,我們就放心多了。”

“這樣是不是太沒有志氣了?”

“小孫,你確實做得很好,但是你也要考慮到地方的接受能力,你那百分之十的研發投入就不要說了,免得一些短視的人說長道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