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重生于火紅年代

首頁

第一百七十九章崛起的原因

  在二戰之后,倭國被美帝的飛機炸成了一堆廢墟,可是短短三十年不到的時間,倭國又重新抖了起來,竟然成為了西方第二大工業強國。

  與此同時,華國也從一片廢墟中開始了漫長的崛起之路,但是三十年后,華國人睜眼看世界,當他們看到身邊的倭國時,心情往往超級復雜。

  國仇家恨的過去還記憶尤新,而現實巨大差異的沖擊,讓華國人無奈之下只能從自己身上找原因。

  是不是我們個人不夠努力,是不是我們制度出了問題,甚至是不是我們的人種不如對方,否則沒有辦法解釋為什么短短三十年會差距這么巨大。

  這也是為什么一個記者編造的夏令營故事會那么流行,實在是想不通呀,要不然整個民族怎么會相信這么一個有明顯漏洞的故事。

  而華國老百姓破除這層心理上的陰影,一直要等到世紀之后兩場慘烈的大地震對此之后,這當然是后話了。

  所以在倭國篇,孫祖杰告訴華國的高層,事情不是你們想象的那樣,倭國之所以迅速崛起,除了倭國在戰前打下的工業基礎,人才基礎之外,根本原因在于美帝的扶持。

  基于工業人口的分析,孫祖杰解釋了二戰之后,美帝對于倭國的工業轉移。

  倭國擁有幾千萬工業人口,而且又完全在美帝的控制之下,所以在朝鮮戰爭開始后,美帝就開始有計劃的將勞動密集型產業向倭國轉移。

  原因一是美帝有錢了,他們不愿意做那些有苦又累的活,另外就是他們已經沒有足夠的人口在與蘇俄競爭的同時填充整個產業鏈。

  而倭國通過以前的侵略戰爭和朝鮮戰爭此時已經完成了原始積累,在吃透這些勞動密集型產業之后,就開始了產業鏈的爬升,向著重化工領域進軍。

  此時美帝基于政策慣性,毫無防備的出售了大量的工業專利,倭國因此節約了大量成本,并迅速消化了這些技術。

  到了70年代,倭國已經從產業鏈的低端爬到了產業鏈的中高端,甚至于在汽車,機械這些歐美傳統強勢領域已經領先,獲得了越來越多的國際市場份額。

  目前倭國正在進行第三次產業升級,那就是向著產業鏈的頂端高科技領域發起進攻,比如目前正在進行的,如火如荼的美倭計算機大戰,就是明顯的證明。

  在解釋了倭國崛起的原因之后,孫祖杰又仔細分析了倭國在這兩次工業升級中所采取的政策。

  一個類似于華國計委的機構,產經聯出現在華國高層眼中,原來西方國家不是僅僅只有市場,而是同樣擁有計劃,實現了計劃與市場的完美結合。

  孫祖杰告訴華國,倭國產業結構的升級有一個重要特點,不論市場需求有多大,不管外國商品是多么的物美價廉,在本國沒有突破技術瓶頸的時候,在本國相應的重工業體系還未完善的時候,堅決保護民族工業,限制外國產品進入;堅決壓制國內需求,讓人民耐心等待。

  在把資源投向重工業的發展、組織人員攻關的同時向外國敲詐,“你現在如果不低價賣,以后就沒得賣了。”

  倭國的技術精華在“產經聯”,產經聯的一條鐵律就是:如果基干工業沒有發育好,沒有準備好相應的技術,改善生活是對民族的犯罪,再大的市場需求也得等待。

  誰敢破壞基干工業,求得暫時的生活改善也是對民族的犯罪。基干工業出問題,政府必須出錢修補,人民必須等待。

  就是這一種“挺”的精神,使戰后倭國的基干產業快速完善,產能逐步增長,最后一飛沖天,由蛹化蝶!

  產經聯的核心包括三塊:一塊是三菱住友三井等大財團,主要生產和提供各門類基礎原料和先進技術。

  我們看到的具體商品其實就是這些基礎原料和先進技術的排列組合。這些基礎原料和先進技術之間的關系受地球上存在的資源和物理規律限制,在統計上有一定比例關系,是可以計劃和預測的,所以用計劃經濟比市場經濟更加有效。

  只是這部分雖然是其他附屬經濟的根,但因為要為長期戰略負責,其實是賠錢的。

  政府是另一塊,因為提供基礎原料和技術的大財團賠錢,政府就要想辦法把帳做平。大財團的虧損實在抹不平了,就干脆赤裸裸地上行政干預,如改革稅制,或干脆印錢發給大財團的銀行。

  還有一塊是學界,如大型的國立研究所和大學。必須匯集頂尖人才,制造研究環境。

  頂尖人才的發財心不重,只要過得穩定舒適就可以了,也不攀比,真正出成果的人并不指望分發股權,也不用重獎刺激,大鍋飯也無所謂。他們需要的只是自由的工作環境。

  產經聯以技術為中心,提供大量先進的基礎原料和先進技術,下游的企業就去想辦法去排列組合它們,就成為具體的商品,去賣錢。如果有什么新要求,反饋給產經聯,產經聯再組織人手攻關。

  孫祖杰對倭國崛起和產經聯的描寫在后世是司空見慣,但是在這個時代,才是真正的晴空霹靂,它真正照亮了華國未來怎么走。

  事實上看完了倭國篇,高層立刻就明白了孫祖杰搞得華投,未來發展的方向就是一個典型的大財團。原來他東一榔頭西一棒子,都有自己的籌劃。

  財團的核心是銀行,目前華投港島還沒有,但是孫祖杰憑借著他出色的賺錢能力暫時充當了這個角色,而華投和禾氏國際正在培養相關的人才,估計他早已經有了這個計劃,只是缺少一個時機。

  而華投的上游機構比如華投研究所,歐派電子的研發部等等都是花錢的大戶,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負責通過研發提升基干工業。

  華投同樣有一些下游的公司,比如天翼集團,比如浣熊食品,比如歐派電子的各個事業部都在負責賺錢,負責國內外的競爭。

  甚至于華投還有自己的研究機構,比如華投養的一大堆律師,可以提供法律風險的報告,另外孫祖杰本身就是最頂尖的研究人才。

  所以楊老想起了倭國篇,就不由得啞然失笑。他原來還擔心這個孩子不愿意走仕途,未來沒有太大的發展,實在浪費了他這一身才干。

  可是從他對華投的苦心經營來看,這哪里是沒有發展,而是太有發展了。

  要是華投真的按照孫祖杰的想法,搞成了一個大財團,那么孫祖杰在華國經濟界的地位就是前幾號,甚至是數一數二的存在。

  那么要不要支持他的想法呢,當然支持,華國建國三十多年了,到目前為止,還有比華投搞得更好的公司嗎?

  天翼集團已經成為了整個高層的驕傲,這是華國歷史上第一個具有真正國際競爭力的高科技公司,表明華國不僅僅是在追趕西方,而且某種意義上在引導著科技的進步。

  另外還有PCR,無刷電機,二步發酵法,等等,孫祖杰已經做出了太多的貢獻。

  事實已經擺在眼前,由不得他們不相信,孫祖杰的成功也是華國的成功,他們是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