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混在東吳吃軟飯

首頁

第3章 安撫

  柴桑,東吳大軍所駐之地,同時也是東吳的大本營。

  時曹操已滅袁紹、袁術,統一北方,天下有一半歸他執掌,但他并不知足,心中一直記掛著江南的富饒土地。

  雖說曹操在江南的名聲不好,但他挾天子以令諸侯,師出有名,南征北伐,皆是為了漢家天下,各方諸侯,弱小的都歸順曹操了,稍有實力一些的,縱然負隅頑抗,也卻只能落個倒行逆施的名號。

  作為東吳的主公,孫權今日里一直憂心忡忡,擔心曹操來犯,東吳雖然人才濟濟,但兵力上卻和曹操差了一大截,曹操若興兵南犯,東吳勢必不可抵抗,但若就此歸降,那么父兄辛苦打下的這片江東基業就要拱手于人,自己又豈能甘心?

  在此緊要時期,孫權又收到了一封來自曹操的信函,這更令他坐立不安,立即找來手下謀臣,商議大事。

  孫權先問長史張昭,道:“子布可知近日吳地所傳唱之童謠?”

  張昭拱手道:“老臣略知一二,江東小兒皆唱:銅雀臺,鎖春秋,孫家女,不得還,丞相志在安天下,孫曹聯姻享太平,此童謠傳唱已有月余,且分布益廣,可這源頭,卻也無法查尋。”

  孫權又道:“這首兒歌淺顯易懂,雖在吳地傳唱,但曹操耳目眾多,已然知道了。”

  張昭問:“主公今日召臣等來,是否是曹操送來了信函給主公?”

  孫權嘆了一口氣,道:“正如子布所說,曹操的確送來了信函給孤。”說著,將手探入懷中,取出了一封信,“是曹操的親筆信,曹操說,既然天意認為孫曹聯姻可安天下,那何不順從天意,兩家聯姻,屆時孫曹共同出兵,待天下太平時,共分天下。”

  剛說完,底下一人憤然道:“一群乳臭味干的小孩唱的兒歌,算哪門子的天意?倘若真信了,莫非要將主公的至親之人嫁與行將就木的曹賊?”

  孫權瞧那人,卻是會稽郡郡丞顧雍,此人機智過人,且憤世嫉俗,視曹操為天底下最惡之人,從來惡言相向。

  張昭道:“市井童言,雖不可全信,但也不能全不當回事,昔日董卓意欲稱帝,童謠曰:千里草,何青青;十日卜,不得生,后董卓果然不得好死。以此推來,童謠縱然非是天意,也與民意為近,不可等閑視之。”

  張昭之言,顧雍想要反駁,但無奈張昭乃文臣之首,自己不敢輕易得罪,因此便隱忍不發。

  忽一人又道:“依微臣之見,曹操送信函給主公,并非是誠意結親,而是投石問路,曹操想要看看主公作何反應,究竟是否順從。微臣想,給曹操出這計策的定是郭嘉或賈詡中的一位。”

  眾人一瞧,說話之人正是諸葛瑾,諸葛瑾是魯肅保舉之人,此人頗有才干,但在荊襄一帶的名氣,卻遠遠不及他的胞弟諸葛亮。

  孫權恍然大悟,憤然道:“如此說來,曹操那廝焉敢如此?真當孤手下無人?”

  張昭委婉道:“主公,其實不然,曹操雖意圖輕薄,但對江東來講,孫曹聯姻,對江東有利無害。想景帝時匈奴勢大,為保漢室基業,景帝忍痛割愛,將最疼愛的南宮公主遠嫁匈奴,換來漢室喘息之機,后武帝勵精圖治,國力日強,才向匈奴發難,將匈奴王庭趕至漠北。現曹操勢大,以江東之力,恐難與之抗衡,故孫曹聯姻,實可安曹操之心,令其不向江東為難,至于平分天下一說,曹操向來不守信用,但我方卻斷然不會空手而歸,曹操若真取了天下,我方定能分一杯羹。”

  孫權默然不語,張昭已將其中利害理得頭頭是道,身為江東之主,為己方利益著想本是分內之事,不過在親情上,孫權卻難以取舍。

  良久,孫權才道:“子布所說雖然在理,但孤卻不能就此專斷,想我江東孫氏,現適婚女子,就只得小妹孫仁一人,但仁性子剛烈,嫉惡如仇,讓她嫁與曹操,恐怕不會遂愿。”

  孫權面露難色,張昭又道:“主公,自古婚姻大事,向來皆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這女子自身怎能做主?尋常百姓家如此,王侯之家,更不例外,仁公主身為東吳公主,應以我方利益為重,能穩住曹操,令其不向我東吳發兵,也算是大功一件,但凡王侯之女,理應為己方之籌碼,至于兒女情長,卻不可有!”

  顧雍怒道:“子布你好不通人情,主公只有仁公主一個妹妹,現在卻要將她拱手嫁給曹賊,以換取在曹賊強勢下茍且偷生,我等身為人臣,當為主公分憂,而并非是讓主公為難。”

  張昭不言,顧雍立足于人情,所說之事,確是正中孫權下懷,但孫權作為江東首腦,大事上卻不能獨斷專行,因此雖想明確表態不愿將妹妹嫁與曹操,但又無法開口。

  孫權將目光轉向諸葛瑾,問道:“子瑜,你怎么看?”

  諸葛瑾拱手道:“主公,誠如子布所說,聯姻曹操,對我方的確利大于弊,然國之根本,在于國力、軍力,聯姻縱然能和曹操結盟,但若我方太過弱小,始終會被曹操給吞并,如此一來,聯姻與否,卻與之無關了。”

  東吳重臣都已經表態了,孫權也不再詢問他人,愁眉緊鎖,淡然道:“結親與否,容孤再思索一下,你們先退下吧……”

  雖說孫權派了人去調查兒歌究竟是誰人傳唱的,但是時過已久,根本無從查起,由此又過了月余,兒歌越傳越廣,吳地人盡皆知,若再調查下去只怕會產生反效果,因此孫權只好作罷。

  而楊林再見仁公主,卻已然是在第一次見面的三個月后。

  依舊是乘著馬車,由家丁帶入孫府的后院,和上次同樣的地方。

  楊林緩步入內,仁公主正在舞劍,不過所不同的是,以前仁公主舞劍甚為平緩,而今次卻舞得頗急,劍刃帶著風聲呼呼作響,招式已然看不清了,只能感覺到劍鋒中的殺氣!

  管家李吉似乎早知道這點,遠遠的候著,不敢入內,其余的家丁們也戰戰兢兢。

  仁公主的劍寒氣逼人,臉上也沒有一絲神情,讓人心生懼意,但楊林卻并不害怕,依然坐在上一次講故事的那一張石桌上。

  仁公主見他來了,劍尖急抖,刺向楊林咽喉,李吉和家丁們大驚失色,但哪能阻止仁公主行兇?

  生死只在頃刻,楊林卻異常的平靜,甚至連眼睛都沒有眨一下,仁公主的劍鋒稍稍劃開了他咽喉的皮肉,立即停住,血從咽喉處流了下來,不過并不致命。

  仁公主問道:“為什么不躲開?你真的不怕死?”

  楊林道:“不才為公主而來,公主殿下是不會殺我的。”

  仁公主一笑,一身戾氣減了不少,以劍尖指著李吉和眾家丁,道:“你們統統給我下去,沒有我的命令,全都不準靠近這間別院!”

  眾人倉皇而去,似是這幾日的仁公主非常可怕,誰也不敢得罪。

  楊林輕輕的撫摸著自己的傷口處,卻不包扎,任由血向下流,弄臟了自己的衣服。

  仁公主問:“我給你鳳釵,叫你隨時來見,你怎么不來?”

  楊林道:“不才乃市井小民,公主殿下萬金之體,不才哪能天天來見?不才不來,并非不想念公主,實在是怕失了禮數,開罪公主。”

  仁公主聽他說得有理,便不怪罪,道:“也罷,你既然來了,還是和以前一樣,給我講一個故事。”

  楊林問道:“不知公主這次想聽什么樣的故事?”

  孫仁道:“不管什么樣的故事,只要能讓我心緒好些就行了。”

  楊林見石桌上放著一架瑤琴,便道:“自古以來,故事以情節為重,而情節跌宕起伏,怕是會影響公主,不如在下彈一支曲子給公主聽,音律四平八穩,最能治愈心病,就連宮廷太醫,也常用此法為君王怡情。”

  仁公主道:“既然如此,你就彈吧。”

  楊林緩緩的坐在瑤琴前,雙手輕輕按在琴上,調了一會兒音,便開始撥動琴鉉,琴音立即響起,楊林熟練的彈奏著,是一首仁公主從來沒有聽過的曲子,隨著曲調,楊林一邊彈,一邊還唱了起來——

  “紅塵多可笑,癡情最無聊,目空一切也好,此生未了,心卻已無所擾,只想換得半世逍遙;醒時對人笑,夢中全忘掉,嘆天黑得太早,來生難料,愛恨一筆勾銷,對酒當歌我只愿開心到老;風再冷不想逃,花再美也不想要,任我飄搖……”

  仁公主舞著自己的劍,劍鋒原本極速如電,但在音律的影響下,劍卻漸漸的慢了下來,隨后,竟和楊林的曲子變得一致,如同在曲子的伴奏下舞劍一般。

  這首曲子不長,在曲子結束時,仁公主也停了下來。

  “公主殿下,你……”

  楊林再看仁公主的臉,驚訝的發現兩行清淚竟從公主的眼眶里流了出來,這位被稱為弓腰姬的巾幗英雄,竟被楊林的曲子感動得落淚。

  仁公主想要止住淚水,可是哪里止得住,就算用手帕擦干了,眼淚卻還是不爭氣的流了下來。

  楊林卻不介意,再次撥動琴鉉,正是剛才那首曲子,不過楊林沒有跟著唱,只是任由旋律在別院里回響。

  到仁公主不哭了,楊林才停了下來,旋律戛然而止。

  仁公主擦掉臉上的淚痕,道:“我哭這件事,你不要告訴任何人。”

  楊林道:“公主殿下,不才剛才什么也沒有看見。”

  孫仁見楊林為人機警,便又放下戒心,也坐了下來,道:“你方才唱的那首曲子,正中我的心意,我原先也想過那種一生逍遙的日子,騎馬射箭,遠比深閨里的日子來得有趣,可惜的是,生在亂世,我又怎么能夠逍遙下去?”

  弓腰姬性子剛烈,極少與人傾述,若不是楊林的曲子切中了她的心事,她也不會有感而發。

  感嘆了幾句之后,仁公主問楊林道:“近日里江東小兒所傳唱的兒歌,你可知道?”

  楊林道:“略知一二。”

  仁公主嘆氣道:“兒歌里說,只要讓我嫁給曹操那廝,便能促成孫曹兩家的聯盟,之后就能平定天下,永享太平。”

  楊林驚奇道:“哪有此事?國家大事,豈能與兒女私情混作一談?天下人是否太平,靠的是能者的治理,平定天下,靠的是將軍和士兵們血灑沙場,聯姻就能促成天下太平之說,根本就之虛烏有,無從談起!”

  孫仁苦笑,人人都知道聯姻并非改變天下大勢的主因,但東吳一方,卻有多數人支持將自己嫁給曹操,因此自己一個月來悶悶不樂,愁煩寫在臉上,連下人都不敢接近。

  原本是讓楊林來說書的,可是他卻彈奏了一首曲子,自己竟然聽哭了,不過哭過之后,仁公主覺得自己的心緒稍稍平靜了一些。

  孫仁又道:“雖說如此,但為了東吳的大局,我最后還是會被迫嫁與曹操,亂世之中,女子的命運,都不是自己所能掌控的。”

  楊林憤然起身,怒道:“公主殿下,請勿如此作踐自己,天下人無論男女,生來皆是平等的,生活、勞作、求學、婚姻,乃至生病、死亡,都并非他人能夠左右,人生一世,當掌握自己的命運!”

  仁公主被楊林突然之間的行為給震住了,楊林字字珠璣,自己又怎么沒有聽進去?楊林的話語中,似乎有許多與世俗格格不入的理念,諸如掌握自己的命運此類的事,對于現今的自己而言,是否太過虛妄?

  仁公主嘆氣道:“婚姻大事,讓我自己做主,這可能嗎?”

  楊林神色嚴肅,朗聲道:“公主殿下,不要向命運低頭,有的人平步青云,扶搖直上,便贊頌它,有的人一路坎坷,貧困潦倒,便咒罵它,而實際上,它不過是艄公們手里的舵而已,是苦是甜,需要自己去決定。”

  仁公主呆呆無言,不知以何種話語來回答楊林。

  楊林又坐了下來,剛才的激烈發言,導致脖子處的傷口又裂開了,然而他并不介意。

  楊林繼續道:“公主殿下,不才這次來,是來給公主殿下講故事的,方才拖了這么久,故事竟只字未講,既然公主殿下不知道聽什么,那么不才就自作主張,給公主殿下講一講周代那位女王的故事吧。

  武曌原本是前代周王的侍妾之一,但她年齡尚輕,雖受寵幸,但無所出,王宮中侍妾的命運向來悲慘,武曌不甘如此,便向太子下手……”

  時辰在不知不覺間過去,楊林的故事講得委婉動聽,將武曌如何奪寵、如何奪權的事說得一清二楚,雖說故事中不可避免的提及了武曌的心狠手辣,但對于現今的仁公主,她更關注一名女子是如何執掌江山的。

  楊林結尾的地方,只在武曌登基為止,其后的部分,便不再說了。

  仁公主意猶未盡,問道:“這么就完了?武曌得了江山之后,找書苑 www.zhaoshuyuan.com究竟是如何治理的,她怎樣讓天下男人心甘情愿誠服的?”

  楊林道:“實在抱歉,之后的事,史料上已然無從查找了,若在下貿然杜撰,那么這個故事,便成了假的了。”

  仁公主頗有些失望,但對楊林所說的故事,倒也深信不疑。

  楊林借機道:“公主殿下,既有先河,必有來者!如今之勢,天下大亂,曹賊托名漢相,實為漢賊,挾天子以令諸侯,然不得民心,江東之民,恨不得食其肉、寢其皮,公主殿下千金之體,又豈能嫁給如此的賊人任其宰割?現東吳兵強馬壯,公主殿下身為曲阿孫氏,正是建功立業之時,何不放手大干一場,創下豐功偉業讓后人去歌頌?”

  孫仁再一次被震住了,楊林的話在腦中久久回響,如醍醐灌頂一般,良久,她終于想清楚了,臉上的表情由震撼,漸漸的轉為堅毅……

  仁公主道:“你說得沒錯,亂世之中,女子要掌控自己的命運,只有靠自己,我已下定決心,明日就前往柴桑,我要去見哥哥。”

  仁公主如釋重負,楊林的臉上也浮現出笑容,道:“希望下一次見到公主殿下時,能見到一個披堅執銳,滿懷狹義之情,在戰場上殺敵的公主殿下。”

  說罷,楊林正要告辭,仁公主卻說道:“你隨我一起去,不要再去酒肆里說書了,你巧舌如簧,留在曲阿太屈才了,從今日起,來當我的侍從,隨侍左右,我封你一個郎官的官兒。”